MA4 贝多芬“命运”交响曲
贝多芬第五交响曲
简介
贝多芬第五交响曲,用五年时间构思,最终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。原是一部无标题作品,后人根据贝多芬对音乐主导动机所做的说明为它取名为《命运》。
《命运》交响曲揭示了在生活中遇到的失败和胜利,痛苦和欢乐,生活的道路艰难曲折。但人们对社会所负有的崇高责任感使他们不断建立功勋。人们打碎束缚他们的锁链,朝着欢乐和幸福的目标胜利前进。***“从黑暗到光明,通过斗争走向胜利”。***就是《命运》所表现的整个过程
虽然贝多芬没有说明,但《第五交响曲》被认为是贝多芬一生与命运搏斗的体现。
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,它不能使我屈服。
——贝多芬
在古典主义音乐作品中,音乐所表达的人性情感的这样的具体解析是不多见的。
结构
作品共分四个乐章,全曲长约30-40分钟。四个乐章是一个互相连接的整体。作品用一个特定的主导动机作为整部交响曲的核心,构建了乐章之间的联系与戏剧性发展的进程。
第一乐章 有生气的快板(Allegro con brio)
C小调,奏鸣曲式。
呈示部
- 命运主题:乐章开首,由弦乐器和单簧管演奏的戏剧性的强奏带出了贯穿整首交响曲的“命运”动机,随后不同声部不停模仿此一节奏慢慢组成一个旋律,并将第一主题的乐段再次推向齐奏。随后圆号奏出E♭大调的过渡乐句。没有引子,命运的敲门声猝不及防。
- 抒情第二主题:E♭大调(C小调的关系大调)的第二主题标注为 p,歌唱性较强,但低音弦乐部分时常出现威胁性的四音符动机。该动机也是呈示部尾声的基础。发展部使用了模仿式的模进,包括过渡段都有所变化。中间较弱的部分就像战斗间的喘息。再现部有一段双簧管乐段模仿了即兴演奏的风格,此外圆号的过渡性乐句则改由低音管演奏[e]。最终,此乐章在一段强而有力的齐奏中结束。
开头数小节的指挥方法有许多争议:一些指挥家坚持用快板速度;一些使用沉重的自由速度,或用慢而坚定的速度;还有一些使主题听起来迟延,并称第四个音符上的延长号可作为证据[15]。
第二乐章 稍快的行板(Andante con moto)
第三乐章 谐谑曲:快板(Scherzo: Allegro)
第四乐章 快板(Allegro)
MA4 贝多芬“命运”交响曲
http://example.com/2023/03/29/MA-04/